我們來討論對比一下2017年,分析2018年上半年的尿素供應情況。
按照尿素的實際消費量,那么結轉到2017/2018年的庫存減少了約60萬噸。
出口數據2017年11、12月份到2018年1月份比上年同期減少25萬噸。假設2018年1月份后,中國尿素零出口,2——6月份減少出口250萬噸,合計減少出口275萬噸(去年同期也進口了11萬噸,和當前的進口基本持平,故忽略不計)。
2017年11月份國內尿素產量減少5萬噸,因國家統計局數據只公布到12月份分,因此需對氣荒造成的減量進行估算。氣頭尿素從2017年12月10日開始全面停產,2018年2月10日開始陸續復產,至2月底基本全面復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尿素產量,同比下降了67萬噸,相當于在20天內,每天下降了3.35萬噸產量。按這個日減產的數據去推,到2018年2月10日開始陸續復產,氣荒共持續了61天,相當于減少了204萬噸??紤]到是陸續復產,預計減少的供應量應該在230萬噸左右。
現在可以做供應的測算了:在尿素產量3——6月份同比不上升的情況下,到6月底,比去年同期減少供應量為氣荒減量+11月份減量+結轉庫存減少-出口減少=230+5+60-275=20萬噸。
對于后期尿素產量是否會提升,有市場人士認為:一年、甚至兩年都沒開的裝置,不僅復產難度大,而且企業更愿意追求低產量下的高利潤,復產意愿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