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農網(www.hxsilkcarpet.com)訊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蘋果出口量累計達到133.5萬噸,貨值14.6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僅分別微幅下降了0.33%和0.64%。出口單價為每噸1091.2美元,小幅下降0.32%。中國蘋果出口最多的六個國家分別是:孟加拉、菲律賓、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出口量分別達到16.9萬噸、13.2萬噸、13.1萬噸、11.8萬、11.7萬噸和10.6萬噸。其中對越南出口蘋果的單價最高達到每噸1651.8美元,對孟加拉出口單價最低僅為每噸655.6美元。在國內產區方面,山東、云南和陜西出口排名前三,分別達到55.2萬噸、12.1萬噸和11.1萬噸。
2017年中國蘋果出口整體上呈現出上半年增長,下半年滑落的狀態。上半年由于蘋果單價的下滑刺激了出口,尤其是印度市場增幅巨大。1-5月蘋果出口單價比去年同期每噸下降了100美元,出口量達到62.6萬噸,同比增長了4.2%。其中對印度出口就達到13.1萬噸,同比增長超過了100%。從2017年6月1日開始,中國產的蘋果和梨因被印度方面檢驗檢疫截獲康氏粉蚧等有害生物而被禁止入境。這對中國蘋果的出口造成了及大的影響,據悉,禁令發布后,中國蘋果的出口單價每噸隨即刻下跌了100美元。而作為以前的第一大市場,印度何時能對中國蘋果重新開放,至今仍然沒有準確的消息,這也是2018年中國蘋果出口的最大不利因素。
與此同時,印度尼西亞市場的逐漸復蘇無疑是一大利好。2017年中國對印尼蘋果出口達到11.7萬噸,比2016年大幅增長30.3%,占中國蘋果出口總量的8.7%,達到5年以來的最好水平。印尼一直是中國蘋果的傳統出口市場,20012年前中國對印尼蘋果出口常年保持在15萬噸左右,之后印尼政府采取蘋果進口配額制度,至2015年中國出口印尼的蘋果總量已不足6萬噸。2016年以來通過中國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加上2017年印尼蘋果進口配額制度在WTO遭遇敗訴,未來印尼市場預計會繼續呈現出恢復式增長。
在國內,除山東產區產量有所下滑外,西北地區三個主要產地省份的產量均是要大于往年,2017年總體產量比2016年略有小幅增加。2016年全國蘋果總產量為 4400萬噸左右,2017年產量將會有100萬噸小幅增加,達到4500萬噸左右。蘋果產量雖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近年已經開始放緩,且品種單一,紅富士的產量年年增加,銷售壓力變大,市場出貨緩慢。但是一些小品種和新品種表現卻越來越出色,憑借不同的特色有著穩定的目標市場。另外蘋果期貨上市以來,整體維持弱勢下跌,主力1805合約也在不斷創下新低,最新收報于7487元/噸,比開盤時下跌了8%,表現出整個市場對2018年上半年蘋果行情期望仍然不樂觀。(國際果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