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出臺《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下調能繁母豬保有量標準,優化相關波動區間,引導行業產能去化,新增對大型豬企引導的相關內容,對虧損企業補貼標準也從嚴提升。短期來看,預計行業供需過剩格局、產能去化趨勢不改,當前位置建議繼續配置板塊。
事件:
農業農村部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為: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從4100萬頭調整為3900萬頭,其中,綠色區域(產能正常波動)為正常保有量的92%-105%(3588-4095萬),黃色區域(產能大幅波動)為正常保有量的85%—92%(3315-3588)或者105%-110%(4095-4290),紅色區域(產能過度波動)為正常保有量的85%以下或者110%以上。農業農村部在進入黃色/紅色區域啟動強化調控措施。我們對此點評如下:
下調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擴大下限浮動區間,引導行業繼續去產能
相較于2021年暫行方案,此次方案將能繁母豬保有量下調200萬頭至3900萬頭,我們認為主要是基于近年來母豬效率提升等因素考慮。同時,此次方案的綠色區域區間為92%-105%(2021年版本為95%-105%),過低的黃色區間為85-92%(2021年版本為90-95%),下限均有一定下浮。按照農業農村部數據,2024年1月末能繁母豬存欄4067萬頭,靠近綠色區間上限(4095萬頭),若再去化4.1%,則達到正常保有量,若去化11.8%,將進入過低的黃色區間。我們認為當前官方定調能繁母豬相對充裕,會進一步引導行業,尤其是高成本主體去產能,甚至即使在行業可能實現盈利的時候,企業補產能也會較為謹慎。并且,本次方案針對連續虧損時期補貼標準也進一步從嚴提升,相較于2021年方案,本次方案的臨時救助補貼對于連續三月頭均虧損的要求從100元提升至200元。
明確方案實施部門,新增引導大型豬企調整產能的內容
相較于2021年方案,在引導和督促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調整能繁母豬存欄方面,實施部門由省、市、縣人民政府調整為相關地方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并且,本次方案增加“農業農村部引導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合理增加/調減產能”的表述,主要基于近年大型養殖企業占比逐步提升(根據各公司公告,我們測算,目前17家上市公司生豬出欄占比由2021年14%提升至22%),但相關部門無強制措施,更多通過加強監測預警、引導督促產能調整來實現。
預計行業產能去化持續,建議左側布局板塊
2021年9月暫行方案定調4100萬頭合理產能(3895-4305萬頭為正常波動區間),2022年4月產能底部約為4177萬,但2022年下半年豬價出現較大反彈(據博亞和訊數據,2022H1最低價11.64元/公斤,H2最高價28.49元/公斤,漲幅達144.8%)。當前在行業連續虧損超1年下,產能累積去化的幅度高于2022年同期,且目前仍處于去產能通道中,行業負債、資金壓力較2022年更為嚴峻,疫情防控更為復雜,產業信心更差。我們認為后續產能仍將持續去化,周期反轉仍可期。當前板塊2025年頭均市值跌至1000-2000元,估值相對低位,繼續推薦生豬養殖板塊。
風險因素:
豬價不達預期;去產能不達預期;消費不達預期;生豬產業政策變化;極端自然災害;動物疫病大規模爆發;糧食及飼料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食品安全問題。
投資策略:
農業農村部出臺《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下調能繁母豬保有量標準,優化相關波動區間,引導行業產能去化,新增對大型豬企引導的相關內容,對虧損企業補貼標準也從嚴提升。短期來看,預計行業供需過剩格局、產能去化趨勢不改,當前位置建議繼續配置板塊。
( 來源:券商研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