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月,全國冷庫蘋果的出貨量在256.83萬噸,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1.27萬噸,走貨速度明顯加快。一方面,早熟蘋果上市表現良好,吸引了市場對蘋果的關注度,而隨著嘎啦進入銷售尾聲,質量有所下滑,早熟蘋果對富士的沖擊逐漸減輕,利好舊季蘋果的庫存消化。另一方面,入秋以來,氣溫逐漸轉涼,消暑水果的需求有所削弱,而蘋果作為一種溫性水果,營養豐富、口感較佳,且價格低廉,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走貨情況與上月相比已是明顯好轉,隨著去庫力度加大,舊季蘋果進入銷售末期,部分產區價格略有上浮。
主產區方面,近期西北地區降雨多,晚熟富士下樹時間推遲,紅果較少,市場好貨偏緊,不少客商前往山東冷庫尋找好貨。市場關注的焦點逐漸轉移到新季蘋果的產量及質量上。去年蘋果產區發生嚴重的霜凍災害,因為影響范圍廣、時間長,造成了全國性的蘋果減產。今年產區雖未發生長時間、大面積的霜凍,但強對流天氣比較頻繁。甘肅、山東、山西以及陜西省等蘋果產區都接連發生冰雹、強降水的氣象災害。
新季蘋果進入摘袋期。目前陜西地區早熟富士已經基本結束,晚熟富士采青收購,部分晚熟富士開始訂貨。之前的市場調研顯示,雖然東部地區比如山東威海減產幅度較大,但西部地區是恢復性增產的一年,因此預計全國產量變化幅度有限。
而現在的情況較之前有所出入。一方面,西北地區在早熟上市階段便反映普遍存在個頭偏小、上色不佳的情況,晚熟蘋果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那么有可能會導致產量有所減少;另一方面,9月20日的那場冰雹災害影響范圍較以往偏大,包括“蘋果之鄉”洛川、富縣等都有受災,對于摘袋期的蘋果,外觀質量損害是不可逆的,不過需要時間統計評估此次強對流天氣造成的實際影響程度。(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