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銷售攀枝花芒果的微商又開始活躍了。他們涌進攀枝花市,將當地晚熟品種芒果送上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據統計,去年攀枝花市芒果種植總面積103萬畝,產量38萬噸。
放眼中國500多萬畝芒果,攀枝花就占20%,形成了以晚熟芒果為主、早中晚熟搭配的品種結構。其中,晚熟芒果占全年產量80%。當前,國內水果市場上,凱特、吉祿、熱品10號等攀枝花晚熟芒果,能占到市場份額總數70%。
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院專家李貴利介紹,中國芒果基本實現周年供應,幾大芒果優勢產區果子按成熟時間順序陸續成熟,老百姓全年都能吃上芒果,每年1月至6月,海南、廣西以及東南亞芒果集中“撞車”,凱特則從9月延續到12月甚至次年春節,攀枝花晚熟芒果一定程度填補了冬季水果市場的空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攀枝花市開始進行中早熟芒果試種,由于品種不統一、種植技術不足,芒果種植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1997年,市農科所引進了凱特芒果等中晚熟芒果品種,開始進行品比試驗,著力解決晚熟芒果培育過程中的種植技術問題。通過以晚熟芒果輪換修剪術和抹花延遲花期技術為代表的芒果控時成熟技術,有效解決了結果大小年、果實發芽、長根等影響品質的問題。(四川農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