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農網訊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期,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生豬供應,穩定豬肉價格。商務部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近期36個大中城市豬肉的價格每公斤的批發均價為35.11元,漲幅較9月初回落了7.4個百分點。
為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各相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保障市場豬肉供應,恢復生豬產能。
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過去確實有一些地方以改善環境生態質量為由,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對既有的養殖場“一關了之”。現在有了明確的規定,除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養殖區之外,不得超范圍劃定禁養區,要堅決迅速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禁養規定和超劃的禁養區。這些增強了養殖戶的信心,有利于生豬產能的恢復。
由于當下是豬肉消費的旺季,特別是中秋國慶雙節,會增加對豬肉的需求,因此近期各個地方也加大了豬肉的投放,來穩定市場的情緒。市場監管總局也提出堅決打擊散布漲價信息、串通漲價、囤積居奇等價格違法的行為。這些都是近期生豬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我國是生豬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生豬的飼養量約占全球一半,豬肉在居民肉類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高達62.7%,穩定生豬生產發展,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大局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當務之急是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分析師賀坦說,《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已經明確要求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總責,這也將有助于生豬價格漲幅的企穩。
賀坦:省負總責有助于地方落實仔豬、種豬及冷鮮、冷凍豬肉運輸享受“綠色通道”的政策,也有助于地方在新建、改擴建規模養豬場時更好的獲得及時幫助,有助于地方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增養補欄。此外,國家將繼續實施種豬場和規模養豬場戶貸款貼息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地方上也會有相應的跟進措施,這些都將有助于生豬價格漲幅的企穩。
目前,影響生豬產能恢復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日前表示,今年以來,有關國家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有9600多起,國際上的疫情非常嚴峻,農業農村部從來也沒有忽視、放松對非洲豬瘟的防控,一直以來,都是要求生豬生產和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兩手抓。下一步,農業農村部會督促地方逐級壓實責任,落實好疫情監測排查報告、突發疫情應急處置、生豬運輸和餐廚廢棄物的監管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督促地方及時兌現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資金,對不符合規定的屠宰場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堅決關停;開展全國秋季“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針對高風險場所開展清洗消毒,降低病原污染面;統籌抓好其他重大疫病,比如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