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嚴控包括尿素、磷銨在內的等9個化工行業新增產能。新年以來,尿素開工率一直處于歷史低位,《通知》的出臺不僅影響了新增產能試車,對原有產能也將有一定影響。行業人士預測,隨著春耕備肥即將啟動,供需失衡或將進一步擴大!
新年開工率僅為49.13%,春耕期間產能或減少2500萬噸
《通知》指出,對違規新增產能項目,各市、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不得辦理土地(海域)供應、能評、環評和新增授信等業務。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先進工藝改造提升項目,實行等量或減量置換。
自去年8月底以來,由于環保停工帶來的供應量減少,尿素價格可以說是一路上揚,《通知》的印發,給行業人士傳遞了這樣一個訊息:2018年,尿素市場供應或將持續下降。目前各地的春耕腳步越來越近,行業人士預測,這樣的供需失衡將在春耕集中體現!
《通知》的印發,則影響了由魯西化工60萬合成氨和100萬噸尿素項目的試車;此外博源集團興安盟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多用途尿素項目原計劃10月試車,其試車時間出現推遲。
截止2017年12月,國內尿素長久停車或退出產能達到500萬噸左右,短期停車的尿素產能也達到1500萬噸,同時環保稅將于2018年元月開始強制征收,部分生產企業將不再具備生產條件,中小企業的落后產能還將被被大量淘汰,因此到2018年春耕實際能夠運作的產能或將減少2500萬噸。
其實,2017年全年尿素行業平均開工率基本維持在55%-60%,明顯低于前兩年的開工率,氣頭尿素企業開工率更是創新低,開工率更是不足30%。雖然當前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不過四川等地區的停產尿素企業暫時仍難確定復產時間,主要是因為可復產的一些尿素企業均在生產硝銨及液氨等利潤可觀的產品。
當然,有企業在2018年開始也開始恢復生產,開工率有所提高。后期,山東明水大化等尿素裝置將開車運行,預計開工繼續提升。
14家尿素企業繼續停產檢修、吉林出廠價漲至2000-2060元/噸
但是,這樣的開工率仍是處于歷史低位,更多的尿素生產企業仍處于停產檢修狀態!新疆宜化、江蘇新沂恒盛、內蒙古國電赤峰、四川美氰化工、山西晉豐煤化工、黑龍江大慶石化、河南中原大化、四川達州玖源化工、云南解化、內蒙古天野化工、內蒙古鄂爾多斯聯合化工、新疆塔石化、寧夏石化、甘肅劉化等14家尿素生產企業的前期停車裝置繼續檢修,內蒙古天潤化肥元旦期間裝置檢修,日減產1700噸,其他暫無新增尿素檢修裝置。
可見,在環保趨嚴和成本高企趨勢下,短時間內國內尿素行業開工率出現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非常小。正常情況下尿素開工率過低、價格過高之時,開工率會迅速回升,但當前尿素開工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當前政策。
從庫存方面來看,當前尿素的庫存量也處于歷史低位。受2017年上半年尿素價格低迷影響,企業運營困難,下半年開始紛紛壓低庫存,減少資金壓力,截止到2017年9月份企業尿素庫存同比減少60萬噸,降幅約60%。
在港口庫存方面,受出口減少及國內尿素價格高于國際價格的影響,截止到目前港口庫存同比減少70萬噸,降幅超60%,后市由于尿素開工率仍然承壓,全國尿素庫存難以累積,行業將以歷史新低的庫存量進入春耕用肥季。
綜上分析可以得知,春耕時期的尿素價格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貨源緊缺也將可能出現!那么,對于農民而言,春耕時期是否真的會出現“無肥可用”?
2017年春耕期間,多個部門出臺了保障春耕期間化肥等農資供應的措施。預計今年仍然會有類似的措施出臺,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尿素等肥料的大幅上漲所帶來的沖擊效應,必然會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來源:農財網農化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