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享譽國內外的云南特早熟華寧柑橘,已經開始采摘頭橘,陸續在昆明各大批發市場開始上市,批發價在4.5元左右,好一點的大果橘子,價位也是在6.5元以上。
華寧縣特早熟柑橘,以成熟早、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青睞。經過40余年的發展,華寧柑橘已成為一種品牌,無論從規模、產量還是效益來說,都是該縣最具高原特色的一大農業支柱產業。目前,“華寧柑橘”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客商預測,今年受干旱高溫的影響,柑橘成熟比往年要早一些。預計,今年柑橘單價比往年有攀升趨勢。
農業領域里我們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是“靠天吃飯”,農業是非標準化產品,難免會受到天氣、溫度、土壤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江西是蜜桔大省,夏天連續的強降雨導致江西南豐縣蜜桔受災,減產約10%,預計經濟損失將達到4億元左右。按往年的行情來看,產量下降會推動價格的上漲。不過汛期一過,一些蜜桔的收購價并沒有上漲反而下跌,原因在哪里?
和很多產業不同,柑橘產業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優點就是——品種創新。像近些年比較火熱的沃柑、耙耙柑都是經過一系列品種的改良和改進才形成的新品種,消費者對優質水果的追求,也在刺激著水果不停地更新換代。尤其是柑橘市場,品類繁多,消費者對品種的選擇多樣,所以對于蜜桔這樣的老品種,品質比不上新品,消費者自然不會買賬。那么,對于其他品類的柑橘來說,今年的行情又如何呢?
柑橘普遍減產,但銷售形勢大好
今年柑橘普遍減產,但是價格較去年有所升高。崇左地區今年早柑比往年提早半個月上市,開市價同比高0.5元/斤。特早柑、普早柑價格均高于去年。
云南特早柑開市價3—3.5元/斤,云南地區去年天公不作美,早柑上市時期,雨水多,爛果率高,產地一度出現滯銷。今年天氣不錯,據果農介紹說,目前果園每采一批果就會立刻銷售一空,銷售形勢大好。這些只是個例,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以及產地形勢來看,今年各產區柑橘價格普遍回升。不少地區的果農表示,大批量的柑橘近期也將準備上市。不過,在大好的形勢下,部分果農仍有顧慮:“今年整體水果行情見好,不少果農急于出果賣錢,未等果實完全成熟就摘果上市,某些地方甚至出現給錢就賣的情況,導致果品不達標。”現在不少果農思想局限,僅有少數果農有意識做品質,有的果農親自上陣給果園施肥、打藥等精細管理,果子成熟一批采一批,果實品質上乘,好品質的果早早就被搶訂一空,從不愁賣。想必大家都有一個疑問,蜜桔減產價格不升反降,其他柑類同樣面臨減產價格較去年卻有所回升,這背后折射出什么原因?
品種創新,推動了產業持續發展
我國柑橘產業近些年在消費的推動下,保持持續發展,從圖中可以看出,2011-2018年我柑橘產業規模的發展。
我國柑橘面積、總產持續增長:從2011年總面積3115.815萬畝,2864.12萬噸的產量,到2018年3900萬畝的種植面積,4138.14萬噸的產量。總產增幅后來居上,總體說明技術進步帶動作用顯著。近些年優質品種的不斷涌現,逐漸取代了如“南豐蜜桔”等老品種的市場,沃柑、耙耙柑這些新品種、新品牌引領產業發展新潮流,也推動了產業的繼續發展。當然,柑橘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盡管近些年柑橘產業給農民帶來了一定了財富,成為了他們重要的經濟支撐,但是產業規模的持續增加,也將給市場帶來壓力。
柑橘產業發展前景喜憂參半
我國柑橘產業的面積、總產均躍居果樹之首,成為第一大水果作物。但是過高產量的背后,必然會增加柑橘果實人均占有量,最后直接導致巨大的消費壓力,使得出現季節性和區域性的滯銷,近些年柑橘產品的季節性和區域性滯銷將頻繁出現,比如去年滯銷的沙糖桔。再者,如果果園品質管控不到位,渠道對接不上,也會對柑橘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外加中國水果市場日益對外開放,而我國水果出口面臨多重阻力,因此我國柑橘產品必然以國內市場為主,消費壓力就會更大。
所以,為了讓中國柑橘產業更良性的發展,果業總面積擴張應慎重。近日,廣西、江西、四川、湖北等地區部分早柑也在陸續上市,但大部分地區還在訂購中,整體行情都比上年好!四川井研柑橘目前預訂價格在5-6元/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不少。隨著8、9月份的逐漸推進,柑橘的口感越來越好,估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見到大批量的柑橘上市了。
總的來說,我國產業發展面臨極大風險,但是像很多柑橘產業發達國家一樣,我國也在機械化的道路上往前邁步,爭取在柑橘產業發展上盡早實現高度集約化、專業化、精準化和機械化。(嶺南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