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豬易數據顯示,2019年8月18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已經突破24元/公斤,創造又一歷史高點。
進入8月份之后,受收購成本帶動白條價格終于開啟大幅上漲通道。根據豬易屠宰數據統計,2019年8月第三周屠宰廠白條出廠均價為28.49元,相比上周上漲11%,于此同時批發市場白條均價環比上漲7.91%,漲幅低于屠宰廠出廠價格。并且,伴隨屠宰廠白條價格的大幅上漲,是屠宰量的明顯下滑。根據屠宰數據顯示,本周日均屠宰量下降至400噸左右,相比上周下滑60%。由此見得,在出貨價格與走貨量上,屠宰廠采取了提價降量的措施。就屠宰廠凍品庫存來看,目前全國整體庫存大致在總庫容的40%-45%左右,北方省份庫存偏高,部分達到60%以上,隨著生豬價格不斷上漲,凍品市場走貨好轉。目前東三省、山東屠宰場已經開始出5、6月的凍品庫存。但大體上凍品庫存仍舊看好第四季度市場行情,仍在等待時機。
就豬場方面來看,本周豬源繼續減少,出欄數量繼續下降,全國性緊張局面加深。隨著散戶拋售基本過去,規模場、集團豬場話語權增加,在一波又一波豬價上漲過程中起到帶頭作用。
復養方面,集團企業商品豬轉母豬、收購豬場、采購斷奶二元等動作快,規模多大,家庭豬場方面,大致有三成開始復養工作,不論集團還是規模場還未出現長時間、明確的成功案例。部分豬場在育肥豬出欄后,第二批再度清場的情況。小部分地區家庭豬場復養保持正常,但整體上還未形成氣候,對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供應量增加有限。
就生豬調運方面來看,本周北方生豬繼續加大調入南方,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陜西、新疆、山東、河南、河北生豬調入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等省份。特別是本周寧夏外調頻率加強,以進入廣西、廣東為主。
調運范圍再次形成東北到華南的長距離奔襲,但不論農業部還是華南大區都未對生豬調運進行相關限制,也可以看出在豬肉缺口背景下,政府部門更看重的是豬肉供給,保障老百姓吃肉這個問題。也因此,隨著豬價不斷創造新高,或引起相關部門限價的策略。
生豬作為商品在市場流通,其價格漲跌受供求關系影響,但豬肉作為我國居民最主要動物蛋白來源,其市場情況很受相關部門重視。在如今經濟增幅放緩,企業營收下降的時期,豬肉價格上漲帶來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已經引起國內眾多主流媒體關注。此前也有報道表示,隨著價格上漲,相關部門將啟動儲備肉,以及鼓勵豬場正常出欄,展開復養等工作來補充缺口。大體上,目前還未有相關部門表示要進行價格限制的意向。
并且,據豬易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豬肉缺口將達到1500-1800萬噸左右,在排除庫存凍肉、進口肉、家禽、水產、牛羊肉替代之后,仍舊有500萬噸以上的缺口存在。在缺口較大的背景下,即使有相關限價政策出臺,預計也難以產生實質性壓制的效果。(豬e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