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農網(www.hxsilkcarpet.com)訊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兩次較強雨雪降溫天氣過程,造成部分農業設施受損,多種農作物受凍。一方面是降溫降雪,另一方面,春節臨近,不少商家開始積極詢價備貨,這兩個因素的碰撞給花生市場帶來一波行情。
元旦期間,批發市場春節備貨跡象開始顯現,詢價意愿相比之前也有所好轉,花生價格整體維持穩中趨強走勢。卓創資訊分析師嚴琳認為,整體來看,短期內花生市場在春節效應帶動下,出貨較前期略增。
嚴琳:油廠方面,雖然到貨量有減少的趨勢,但卸貨量仍維持在前期的水平,價格變動幅度不大。從供應方面來看,多地基層農戶因今年整體價位偏低有惜售情緒,小販也因利潤低出車不積極,上貨量有限,供應壓力暫不大。
據卓創資訊統計,目前山東臨沂地區油料米均價為6500元/噸,遼寧姜屯市場7個篩上精米均價為7650元/噸,駐馬店地區白沙質量好的通貨均價為7100元/噸。分析師嚴琳表示,元旦以來,花生產地價格整體小幅上漲,這和中東部降雪降溫有關。
嚴琳:元旦前后,山東、河南、湖北、安徽、東北等地陸續降雪,局部降雪量大,短時間內影響了花生市場的運輸及上貨,油廠也因降雪等原因到貨量減少。在市場尋貨意愿略增強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產地價格的走高。元旦以來,產地價格整體小幅趨強0.1-0.15元/斤。本周以來,多地降雪已停,部分地區路況好轉,降雪影響力已不大。
據農業部統計,年初這兩次強降雪導致安徽、湖北等省的農作物受災68萬畝。此外,強降雪和大風天氣導致山西、江蘇、安徽、河南和湖北等5省15萬畝設施大棚受損。雨雪天氣還造成部分道路運輸受阻,影響蔬菜等鮮活農產品運輸。
由于收獲期早,種植期晚,安徽池州的烏沙小花生正好避開了低溫雨雪天氣。去年池州烏沙小花生產量12萬斤,畝產400斤,最高收購價格一度達每斤十塊錢。不過,今年,由于當地農戶采取一季二季小花生混合銷售的方式,結果供大于求、質量又參差不齊,最終收購價格在每斤6元左右,比起往年的價格要略低。合作社負責人紀良海:
紀良海:質量好,我們價格就高,質量差,我們價格就低一點。我們收這么多年沒有低于6塊。
不過,烏沙小花生雖然避開了低溫雨雪天氣,但保存卻容易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發芽率高。為確保烏沙小花生的整體質量,目前合作社改變種植方式,將原來的集中種植轉變為散戶種植。利用農戶的經驗來分散風險,提高品質。
紀良海:秋天的雨下特別集中,集中種植的,花生曬不干,所以我鼓勵他們最好散種。每家每戶管理好自己的承包地,然后把花生賣給我,這樣就避開所有的風險。我們的收購量基本上穩定在10000斤左右,收購價基本在6塊錢以上。
目前看來,春節雖然是傳統銷售旺季,但今年花生質量普遍不理想,同時供應壓力較大。再加上自新花生上市以來,價格整體為下行趨勢,卓創資訊分析師嚴琳表示,降溫降雪等因素帶來的節前價格上漲幅度有限,但節后貨源壓力仍然偏大。
嚴琳:各級貿易商操作利潤空間大幅壓縮,因此有一定保守心理,節前市場需求或難有可觀的改善。另外節前也是油廠陸續停收的時期,對需求支撐力度有限。因此年前花生價格漲幅或有限。但節后貨源壓力仍然偏大。卓創建議,貿易商可適量消耗庫存,農戶也可伺機上貨,不要一味惜售,依托節前市場備貨時機再消耗部分存貨,為節后減輕供應壓力。(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