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農網訊 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春節過后,國內小麥市場行情開始偏弱,持續小幅回落的態勢比較明顯。目前,北方很多面粉加工廠的收購價格已經降到每斤1.2元左右,南方則更低一些。有分析表示,隨著面粉消費進入淡季,面粉企業的采購需求也保持謹慎態度。未來小麥的價格還會繼續疲軟下去嗎?記者采訪了卓創資訊專業分析師張婷婷,她表示短期內小麥價格會趨穩,降幅不大。
記者:現在幾個小麥主產區的收購價格如何?
張婷婷:在山東、河北、河南等5個小麥主產區,面粉廠家的主流收購價格中凈糧在1.18元到1.2元,高價在1.2到1.3元,低價在1.17元,個別毛糧價格在1.15到1.16元之間。監測顯示,主產區小麥的國內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約為4%,現在一噸小麥價格要高出約100元。
記者:小麥價格走低的原因是什么?
張婷婷:現在面粉廠開工率都很低,中小企業平均開工率只有約40%,原料需求較少。各地糧庫的輪換糧供應相對較多,而價格也隨行就市,前段時間價格有所下滑,近期局面稍微有所緩解。市場糧價格已經跌到和新小麥上市價格持平。另外,基層糧販的價格會比面粉廠價格還要低。小麥收購價在1.15元,價格很低,老百姓會因為低價惜售。加之本身貨源偏少,市場糧面粉廠收貨量也越來越少。但是面粉廠又不能全部依賴庫存糧,對市場糧還是有一定的剛性需求,預計短期內小麥價格會趨穩。小麥價格即使回落,也是稍高定價的降低。
記者:輪換糧價格有優勢確實會對市場糧產生沖擊。面粉廠開工率低,主要原因還是訂單變少,小麥價格的下降會對面粉價格產生影響嗎?
張婷婷:面粉價格前段時間有過下調,因為小麥價格有一個壓價空間存在,但近期小麥價格已經觸底,麩皮的價格、副產品的價格上漲的空間同樣很小。因為生豬養殖需求不行,麩皮價格有小幅回落,且沒有上漲空間,所以面粉廠的利潤很微薄,無法再下調。在原來成本的情況下,面粉價格短期也會趨穩,無下調的可能。
記者:既然價格已經觸底,從長期來看,小麥價格會一直在谷底徘徊嗎?
張婷婷:從長期來看,小麥價格的高低要根據新小麥的產量等情況。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三等小麥1.12元一斤,所以新小麥開秤價格肯定要比去年低。如果新小麥品質、產量不出現大的變動,年底新小麥還是會延續上市時的低價。后期,受托市收購政策的影響,新小麥價格會緩慢上漲。
記者:在糧價這么低的情況下,農民手里的余糧應該賣還是不賣呢?面粉企業,在這個時候抄底存庫存可以嗎?
張婷婷:短期內小麥價格沒有下調空間,建議老百姓有余糧可以適當出售,后期小麥價格上漲可能不大,不如現在出貨,否則等到五月份新小麥上市臨近,騰倉更多,到時集中出貨,價格還可能會下跌。新小麥上市價格肯定比較低,2018年新小麥的質量也一般,面粉企業可以適當庫存,等新小麥上市之后,根據自身的開工需求量,將庫存與新小麥混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