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蘋果價格持續(xù)高企和國際蘋果消費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2018年中國新鮮蘋果出口量出現(xiàn)顯著下降。據(jù)統(tǒng)計,2018年中國蘋果出口數(shù)量為112萬噸,出口金額為12.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8.6%和13.2%。這也結束了蘋果出口多年增長的趨勢。但由于中國蘋果出口量巨大,中國蘋果出口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
價格無疑是2018年影響中國新鮮蘋果出口的最大因素。2018年中國新鮮蘋果出口的平均單價為1152美元每噸,同比上漲4.9%。考慮到中國蘋果的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俄羅斯等低端市場,對價格因素較為敏感,4.9%的價格上漲幅度足以影響當?shù)靥O果的采購趨勢。從每月出口來看,2018年的最低出口單價出現(xiàn)在1月為每噸1102美元,最高單價出現(xiàn)在10月為每噸1202美元,這也與國內蘋果市場價格年初低、年末高的走勢一致。2018年春季的兩場霜凍天氣導致國內蘋果大幅度減產,使得年初原本低迷的蘋果市場迅速活躍起來,蘋果價格也隨之一路走高。在2018年的蘋果收獲季,產地蘋果收購價格比去年明顯上升了,每斤上漲了1塊多錢,漲幅在35%左右,創(chuàng)下十年內新高,中國果品流通協(xié)會公布的2018產季蘋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蘋果產量在3300萬噸左右,比2017年同期減少約1100萬噸。2019上半年蘋果價格預計將持續(xù)保持在高位,出口仍然面臨較大的價格壓力。
另一方面,全球鮮食蘋果消費市場增速下滑,也是導致蘋果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根據(jù)美國農業(yè)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8-2017年期間,全球蘋果的鮮食消費呈現(xiàn)上升的態(tài)勢,而加工消費呈現(xiàn)下降的態(tài)勢。但到了2018年,全球蘋果消費量預估為7687萬噸,相比上一年度下降2.86%,其中鮮食消費和加工消費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全球需求的下降,也導致中國鮮食蘋果出口的困難。另外,全球第二大蘋果產區(qū)歐盟2018年蘋果產量大幅增長36%,達到10年最高。其中主要蘋果出口國波蘭和意大利蘋果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56%和29%,這也使得中國蘋果面臨更強的國際競爭。
為了進一步推動鮮食蘋果出口,中國政府提高了蘋果的出口退稅率。自11月1日起,煙臺海關提出的提高鮮蘋果出口退稅率的建議被國家相關部門采納實施,退稅率分別由5%提高至10%,該措施對于國內的出口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不過考慮全球蘋果市場的消費增速有限,該措施提振作用有限。
目前按照各國和地區(qū)鮮蘋果進口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可以將中國鮮蘋果出口世界各地的市場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4國為代表的高端鮮蘋果出口市場;以歐盟為代表的中高端鮮蘋果出口市場;以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為代表的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市場為低端鮮蘋果出口市場。整體上來說,我國鮮蘋果出口仍然以低端市場為主,占整體出口量的81.9%。(國際果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