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過,砂糖橘低價已成為事實,但柑橘類的商品在我國一直是很火爆的,可以說只要合適市場一開始出售就會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但是畢竟火爆了這么多年,大家的新鮮感有所下降。
這個時候沃柑作為一種綜合型的水果,刺激了大家對于柑橘類的認知,其市場的極度火爆及價格的偏高也證明了這一點,表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
沉寂十年,一鳴驚人
沃柑是外來種,原產以色列,是坦普爾橘與丹西紅橘的雜交品種。在2004年從韓國引進試種,最初種在重慶,2007年初步結果后,陸續分發到云南的賓川、四川的安岳等地進行試種,直到2012年武鳴引進沃柑,都還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到后來2014年武鳴沃柑掛果,在國內兜兜轉轉了十年的沃柑才一鳴驚人,展現出了不凡的實力。沃柑是個好品種,具有晚熟、高糖、豐產性強、產量高和樹勢旺等特點。雖然引進國內的時候沉寂了將近十年,但卻在武鳴一鳴驚人!
我們看下沃柑前幾年在武鳴的上市價格:
2015年2月少量試果,價格8~10元/斤;
2016年2月少量上市,價格5~10元/斤;
2017年2月少量上市,價格3.5~10元/斤;
2018年2月大量上市,價格開始5元/斤,至3月11日在3.5-5.5元/斤范圍內。
沃柑持續高價,今年出現下跌
可以說,沃柑最初的高價養富了武鳴的第一批沃柑人,也正是在這樣高價的刺激下,整個廣西開始了全區擴種模式——從2014年第一次掛果至今,不到四年的時間里沃柑種植面積就突破了100萬畝!
瘋狂的擴種之下,不看好沃柑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我們知道做哪一行都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對于行情不穩定的水果行業來說,存在的風險也就越大,沃柑的高價持續到今年出現了較大的下跌!
有人分析,沃柑出現較大下跌的原因是沃柑的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一是沃柑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現在沃柑市場已經火爆到了一定程度,但沃柑的種植技術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普及,在很多地方種出來的品質也還不穩定。二是名聲還不夠大,比起砂糖橘,沃柑還屬于新興品種,砂糖橘種植時間比沃柑久,種植面積也遠比沃柑大。
那么從長久看來,沙糖桔和沃柑誰更有優勢?未來沃柑與砂糖橘誰更勝一籌呢?
春節后市場面臨低價挑戰
前兩年許多電商銷售沃柑價格是10元每斤,沃柑產地收購價達到5元每斤,今年市場行情下滑,好果也有3-4元每斤,很多人覺得行情還是不錯,實際上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沃柑前兩年之所以價格較好,筆者覺得主要原因還是以往產量少,愿意嘗鮮的人也較多,現在產量快速提高后,沃柑未來的價格可能有波動,有些非主要產區沃柑收購價出現跳水,有果農留言說最近2塊一斤也賣了不少。
沃柑這個品種,群眾基礎是遠不如沙糖桔的,現在城市里能叫出“沃柑”這個名字的消費者也不多,主要市場還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水果商超都少見,雖然說似乎市場空白,但也說明沃柑并不是消費者眼中耳熟能詳的品種,認識程度和知名度甚至還不如一些蜜桔品種。
沙糖桔優勢在于易剝皮,大眾接受程度高,酸甜比合適;沃柑則相對難以剝皮,甜度高,有些人喜歡這種口感。只是沃柑也沒有達到完全替代沙糖桔地步,有消費者也覺得沃柑不如沙糖桔,畢竟甜度只是口感的一方面,到底哪個品種有優勢,可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
過了年的沙糖桔,退糖浮皮是在所難免的,價格不高,砂糖橘的這種態勢不僅沃柑會有影響,而且不知火、粑粑柑銷售都會受到沖擊。對于這種形勢,無論是對于果農還是果商來說,都是市場的一種挑戰。
雖說砂糖橘低價已成為事實,但未來價格是否回轉還未可知。
不管是沙糖桔還是沃柑,或者是粑粑柑等晚熟品種,在當前的種植面積都是巨大情形下,不可能出現較高價格了,畢竟能夠承受高價水果的人群有限,若想消化我們國家巨大的柑橘產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必然之路,未來必然是品質之爭。(中國果品流通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