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的豬市風云突變,上半年豬價黑暗期,下半年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并夾雜著飼料上漲潮,環保禁養回頭看的影響!于是,在幾種壓力的交叉沖擊之下,許多的養豬戶們是一路哭著走過來的!
那么,無論豬市是如何的悲慘,2018年也是即將過去了,明年的豬價走勢又是如何呢?
豬價由市場上的供需雙方來共同決定,是任何人都不能進行干預的,供不應求則上漲,反之,供過于求則下跌!
從各地豬價來看,河北和山東是目前北方沒有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但是二者生豬價格相差比較大,山東最高達到了7元,而河北前幾天受北京非洲豬瘟的影響豬價下降了幾天,目前處于6塊錢左右,最近豬價開始上漲應該是北京非洲豬瘟過后,生豬消費量有所恢復對豬價的刺激。
安徽雖然發生過非洲豬瘟,但是疫情發生比較早,后續沒有再發,現在也解除了省內調運的封鎖,隨著消費高峰的到來,安徽也有制作臘肉的習慣,隨著消費量的提升豬價上漲也就有了動力支持。四川即使是生豬產量第一大省,但是四川的生豬消費量也是最高的,未發生非洲豬瘟時就需要大量的生豬調入,可見四川人民的生豬消費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四川發生過非洲豬瘟但是依然是目前最高價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現在腌臘的進行,四川的消費量處于高位,豬價再次上漲也是情理之中。
東北三省曾是全國豬價的晴雨表,但是因為疫情原因生豬無法調運,東北豬價也就一蹶不振。雖然經歷過多次非洲豬瘟的洗禮,但是東三省的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出欄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北方的生豬消費高峰并沒有到來,這也是東三省豬價停滯不前的原因。
在終端消費方面,我國是世界上的豬肉消費大國,每年13多億人口吃掉的豬肉數量驚人,不僅消耗掉國內生產出來的生豬,還需要向國外進口一部分的豬肉!可以這樣說,養豬生產行業還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在生豬供應方面,據權威部門發布的報告,從去年到現在為止,國內的能繁母豬存欄總量都是逐月下降的!因為一方面是去年國家推出史上最嚴環保法,以及今年的環保禁養回頭看,都迫使一部分的養豬場關停整改,或者是進行異地搬遷處理!
另一方面是今年春節過后,我國的豬價大跳水,并直接在6元成本線之下運行,然而,飼料價格卻是不斷地往上漲。于是,有一些養豬戶們承受不住雙重壓力,都積極地淘汰掉劣質母豬!
最后一點就是,從8月3日起,遼寧省沈陽市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之后,在100多天的時間里,國內共發生85起疫情,波及到21個省份。于是,不僅國家陸續撲殺了63.1萬頭生豬,而且,養豬戶們心里發生恐慌,都紛紛地進行減產清欄動作。
而且,只要發生過疫情的地區,其附近3公里范圍的生豬也被撲殺掉,且疫情平復6個月之內,不可以繼續從事養豬生產了!
綜上所述,在豬肉消費沒有多少變化,生豬供應卻跟不上的情況之下,預計明年的豬價上漲是大摡率事件!主要是原因就是非洲豬瘟病在短時間內不會得到消除,也不會得到全面的控制,這就會使得我國對外國進口的生豬及豬肉進行嚴格的檢查,甚至會取消或者是減少外國進口生豬和豬肉,這樣本國作為一個豬肉的消費大國,自產自銷的豬肉市場會給養殖戶帶來高額的利潤。(豬e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