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份,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和農戶集中還貸壓力加大,新糧集中上市速度有望加快,市場供應將逐漸趨于寬松。另外,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xù)擴大,飼料養(yǎng)殖企業(yè)采購心態(tài)謹慎,以維持安全庫存為主,未來玉米飼用需求或受到影響。建議用糧企業(yè)理性看待玉米價格上漲,合理建立庫存;貿易商不宜盲目囤糧看漲,注意防范風險;農戶則應擇機高價賣糧,不必過度惜售。
山東深加工收購價走弱
受農民惜售心理影響,華北地區(qū)玉米價格總體維持高位震蕩,山東深加工企業(yè)主流掛牌價為2000~2090元/噸。
中華糧網監(jiān)測數據顯示,12月3日,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2028元/噸,較上周五下跌6元/噸,較上周同期下跌22元/噸;新豐淀粉收購價2022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下跌28元/噸;諸城興貿2056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下跌4元/噸;恒仁工貿204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均持平;濱州金匯202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鄒平西王208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均持平;英軒酒精209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上漲30元/噸;沂水大地204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持平。
據了解,近期華北地區(qū)基層糧源上量不穩(wěn)定,由于深加工企業(yè)庫存周期較短,一般15~20天,玉米收購價格不穩(wěn)定,根據到貨量多少適時調整價格。目前,山東深加工企業(yè)平均收購價依然保持在2000元/噸以上,雖有個別回調,但幅度較小,東北價格大幅上漲也導致華北看漲心態(tài)增強,但從南到北玉米價格普遍出現倒掛,也增加了華北貿易商入市收購的風險。
東北產區(qū)價格小幅震蕩
近期,在東北產區(qū)玉米價格連續(xù)上漲后,局部略有下調,但也有企業(yè)為吸引糧源,繼續(xù)上調收購價格。目前,吉林深加工企業(yè)玉米主流掛牌價1670~1900元/噸,黑龍江企業(yè)主流掛牌價1680~1790元/噸。12月3日,吉林公主嶺中糧和黃龍玉米收購價185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上漲70元/噸;嘉吉生化收購價1890元/噸,較上周五下跌1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90元/噸;中糧榆樹179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上漲30元/噸;燃料乙醇179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 周同期上漲50元/噸。黑龍江中糧肇東玉米收購價172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均持平;青岡龍鳳收購價179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上漲30元/噸;綏化昊天1760元/噸,較上周五上漲2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50元/噸;北安象嶼174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均持平。
據了解,隨著東北深加工企業(yè)不斷上調收購價格,企業(yè)廠門到貨量逐漸增加,企業(yè)收購量也較前期加大,但基層農戶惜售心理依然強烈,看漲后市。新糧收購受南北倒掛及南方企業(yè)觀望心態(tài)影響,風險較高,貿易收購積極性不強。
南北港口價格保持穩(wěn)定
近期,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整體穩(wěn)定。12月3日,北方港口15%水分以內新玉米主流收購價為1890~1900元/噸,主流平艙價1940~195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持平。廣東港口二等拍賣陳糧主流價格為2010~2030元/噸,與上周五持平,較上周同期上漲30元/噸;2018年產二等新玉米主流價格為2060~2080元/噸,與上周五和上周同期均持平。目前,港口庫存回落至86萬噸左右,南北價格持續(xù)倒掛導致貿易商發(fā)運熱情減弱,同時北方港口上漲支撐南方銷售心理,價格偏強運行。
目前來看,南北港口價格依舊處于倒掛狀態(tài),以北方港口1950元/噸的平艙價來計算,加上運費、港雜和其他費用,到廣東港的成本約2070元/噸,所以,從北方港口發(fā)至廣東港口理論虧損約50元/噸。
東北售糧進度同比偏慢
截至11月2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qū)累計收購玉米2085萬噸,同比減少419萬噸。從基層售糧情況看,近期主產區(qū)農戶惜售心理依舊很強,新糧上市進度較上周有所加快,但同比依然偏慢。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黑龍江售糧進度約23%,同比慢15個百分點;遼寧售糧進度約17%,同比慢16個百分點;內蒙古售糧進度約14%,同比慢5個百分點;吉林售糧進度約12%,同比慢18個百分點。華北地區(qū)整體售糧進度略快于東北,河南售糧進度約56%,同比快40個百分點;山東售糧進度約33%,同比快13個百分點;河北售糧進度約12%,同比慢3個百分點。
目前,東北地區(qū)仍未大面積上凍,不利于玉米脫粒上市;另外,玉米價格不斷上漲,加重農戶的惜售心理,兩個因素疊加進一步限制玉米的上市進度。(糧油市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