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農網(www.hxsilkcarpet.com)訊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入冬以來我國玉米價格漲勢不斷,專家表示,當前玉米供求關系并未扭轉,玉米庫存仍亟待消化。在去庫存壓力下,未來國家糧食的需求還會長期持續上漲,需有相應頂層設計解決結構性矛盾。
2016年起,我國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今年入冬以來,玉米價格總體保持高位。農業部數據顯示,12月第2周全國玉米平均價格每公斤1.95元,環比上漲0.5%;主產區東北三省玉米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59元,環比上漲1.3%。玉米漲勢不斷,是否意味著供求關系的扭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部長葉興慶認為,總體而言,我們仍需擔心玉米庫存如何消化的問題。
葉興慶:玉米價格上漲是這兩年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調整玉米收儲制度所期望出現的一種局面。玉米的總產量是稍稍有所減少,從庫存的角度,目前玉米的庫存量是足夠大的,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庫存量怎么消化的問題,而并不擔心國內玉米供不應求。
葉興慶表示,近年來,包括糧食在內的整個農產品供求關系出現新變化,從以前的總量基本平衡,轉向總量平衡、結構性過剩,或是結構性失衡。盡管當前面臨去庫存的矛盾,但從長遠看,國家糧食的需求還會長期持續上漲。在推進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有相應的頂層設計。
葉興慶:當前我們面臨去庫存的矛盾,但是中國的糧食需求的峰值還遠遠沒有到來。未來我們怎么樣去滿足這個不斷增長的需求,在推進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有一個長遠的打算,要有一個頂層設計。年度的產量可以交由市場來決定,但是糧食的生產能力,國家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