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藥工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不斷升級,農藥開發向高效、低毒、低殘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選擇性方向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藥工業體系。下面進行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目前我國農藥行業在產量穩步增長的基礎上,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行業效益平穩提升。在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升級和換代的同時,一些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外國農藥企業合作,成為跨國農藥企業的原藥供應商。隨著國內農藥產品環保性能不斷提升以及農藥生產原材料相關成本的逐步下降,中國農藥出口預計將迎來再次上升的局面。
農藥行業分析表示,目前我國農藥品種主要以仿制為主,農藥企業在原研新品種上研發投入較少,制劑產品的品牌檔次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要達到發達國家對農藥產品的高標準,還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增強新產品的研發后勁。在環境與資源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國內農藥市場中還廣泛存在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未淘汰。
通過對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我國農藥企業2,000余家,其中農藥原藥企業500多家,農藥制劑企業1,500多家。由于農藥原藥投資額較大,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國內農藥企業前20名多數為農藥原藥企業;農藥制劑企業投資門檻相對較低,導致我國農藥制劑市場集中度分散,其中大部分為銷售額不足1,000萬元的小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農藥制劑企業只有30多家。
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呈現多而分散、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特點,特別是眾多小企業在生產過程的物耗和能耗較大,未能形成規模經濟優勢,造成環境污染監控存在一定的難度。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環保力度的加大,我國農藥產業正進入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新時期,行業整合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型企業以及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兼并整合中贏得加快發展的機遇,一批具有規模、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的農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
通過對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農藥工業是知識產權密集型的行業,對技術的依賴程度大,技術與產品創新是農藥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經過60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我國農藥工業已形成了包括原藥生產、制劑加工、科研開發和原料中間體配套在內的農藥工業體系,農藥科研已從仿制邁入創新、仿制結合的軌道。
2016年農藥總產量為377.80萬噸,其中除草劑的產量所占的比例仍舊最大。隨著國家倡導生產和使用綠色環保低毒農藥,未來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的市場規模將會穩定向好。除此之外,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未來對糧食等農作物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將進一步刺激國內農藥市場需求。以上便是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中國農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