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全國各地荔枝都開始陸續退市,因氣候等因素晚熟的四川荔枝卻錯峰入市,價格看好。據悉7月底開始,來自四川省南部地區,號稱中國最晚熟的合江荔枝陸續上市,其產季將一直持續到9月份。與兩廣荔枝純甜膩人不同,合江荔枝甜中帶微酸,果味實足。
據統計,2018年全國荔枝產量預計達287.88萬噸,其中產量超全國產量84%的廣東、廣西荔枝,大部分集中在6月到7月上旬上市。到7月中下旬,多數荔枝已經退市,四川合江荔枝才姍姍來遲,剛好打了“時間差”。與廣東、廣西荔枝今年大豐收不同,由于今年受雨水洪澇等氣候條件影響,合江荔枝產量有所下降。去年合江荔枝產量2000萬公斤,今年只有1600萬公斤,同比下降了20%,因此物以稀為貴,合江荔枝平均售價也比去年提高了30%-40%。部分品種更是價格驚人,大紅袍每公斤80元,紅繡球每公斤120元,帶綠最高賣至每公斤460元,目前地里的最后一批馬貴荔也即將上市。
在銷售方面,當地還創新銷售方式。一方面利用電商渠道“走出去”,擴大銷售半徑。2017年,電商銷售量占合江荔枝總產量的20%,今年依托郵政、淘寶、京東、順豐等知名電商平臺及合江“荔鄉美農”平臺這一比例還將提高。另一方面,利用文旅結合“引進來”。據合江縣農業局統計,2018年荔枝文化節期間當地售出荔枝數千噸。今年產季合江荔枝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0億元,
合江縣作為全國唯一特色晚熟荔枝生產基地,除了盆地氣候的先天優勢,還離不開近幾年的品種結構調整。2009年前,合江縣荔枝以早熟品種為主,中晚熟品種僅占10%。為了拉開上市時間差,近幾年,該縣不斷調整荔枝品種結構,鼓勵發展中晚熟荔枝品種,目前早、中和晚熟品種比例已經調整為2∶4∶4。為了把“錯峰”優勢利用充分,合江縣還建了3個大冷庫和23個小冷庫,在荔枝集中上市期間開放使用。
目前合江縣荔枝種植面積30.6萬畝,占四川省荔枝總產量的90%以上。據歷史記載,合江荔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作《過華清宮》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描寫古代將合江荔枝裝入楠竹筒中,八百里加急運往長安的盛況,合江荔枝名品“妃子笑”由此得名。而現在,“帶綠”荔枝是合江諸多荔枝中最優秀的品種,其果皮上豎纏著一條綠色的帶子,這種天然的綠色帶子襯托著鮮紅的荔枝,十分別致。“帶綠”具有世界“三最”的特點:即成熟期最晚,品質最好,市場價格最高。因其晚熟特性,還是唯一進入北京奧運水果盤的荔枝品種。(國際果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