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大荔地區的冬棗種植面積的增加,冬棗每年的平均售價較上一個產季小幅浮動5%左右,比較平穩。今年,大荔冬棗的每畝產量在2000-3000斤之間,和去年的單畝產量相比,增加了約30%。”陜西省大荔縣冬棗種植戶張娟女士說道。
“陜西省大荔縣是中國著名的冬棗種植產業基地,臨近黃河的地理位置、充足的雨水以及干燥的氣候為冬棗的生長創造了天然的地理優勢。此外,與其他產區相比,大荔冬棗的上市時間早1個多雨,一般情況下,大棚冬棗在7月份成熟,大田冬棗在8月份成熟,供應期持續到9月底。”
“在存儲期方面,產季前期的冬棗可存儲半個月左右,隨著生長期的進行,后期的冬棗的存儲期只有7天左右?,F階段,我們種植的冬棗主要通過傳統的銷售模式,銷往國內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和超市,少量通過電商平臺被銷往消費水平較高的沿海城市。我希望,在政府部分的扶持下,我們的產品能夠走出國門,讓海外消費者也能品嘗到不一樣的大荔冬棗。”(全球果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