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袋時間要根據采收期確定
蘋果從套袋到脫袋時間最好為100天,而不能少于90天。另外,脫袋時間要根據采收期確定,一般在果實采收前20天左右進行脫袋,一天中摘袋時間在上午8點至11點半,下午2點半至6點為最好時間。脫雙層袋要先摘除外層紙袋,經3~5個晴天后,再摘內袋,如內層是塑膜袋,則不用去除就可著色。
病害防治莫輕視
如果果園保護很好,脫袋后無需打藥。如果保護不理想,斑點落葉病較重,則需打藥。因斑點落葉病菌常由傷口侵染果實,造成紅點病的發生。千萬別以為果樹套了袋,就安全多了,不用打藥了。其次,套袋后的蘋果病蟲害主要有褐斑病、黑點病、紅點病等。紅點病其實就是斑點落葉病。防治此病的有效藥劑有:丙森鋅、代森錳鋅、戊唑醇、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等。另外,冬春徹底清園,燒毀落葉,減少越冬病原菌,也是防治斑點落葉病行之有效的一項措施。首先,落葉后及時清園,銷毀落葉,減少越冬菌源。其次,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果樹本身的抗病性。
加強肥水管理
在中熟品種果實采收后和晚熟品種果實采收前及時施入基肥,可提高樹體當年貯藏營養水平。此時根系進入第三次生長高峰,因施肥損傷的根系易產生愈傷組織,對根系亦起到修復作用,還可促發新根。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添加適量速效化肥或果樹專用肥,施肥量占全年總肥量的60%~70%。幼樹畝施2000~2500公斤腐熟有機肥;5年生以上的樹畝施4000~5000公斤有機肥。同時,要適當控制水分的供應,并注意做好排水防澇工作,以利于晚熟品種果實著色,提高外觀質量。
秋季蘋果預防水裂紋
蘋果果面裂紋是近年普遍發生的生理病害,果農朋友們通常稱其為蘋果裂紋病。
發病原因
①幼果期長期干旱、少雨,果實細胞膨大速度緩慢,后期灌水或突然降雨,且降雨量相對較大時,細胞迅速膨大,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膨大同步,致使果皮細胞出現裂紋、裂口。
②當土壤中鉀、鈣、硼含量不足或氮含量過高時,蘋果裂紋病加劇,在果實發育停止后的膨大期間,果肉中氮含量過快增加,會加劇裂紋發生。
③樹冠郁蔽,通風透光不良,果實陰面水分不能很快散發,最終導致裂紋處傷口木栓化,輕者果點變黑,嚴重時果面裂成條狀傷口。據觀察,果實陰面、兩果鄰近的陰面區域,或緊貼葉片的果面易裂紋。
④雨水流入果袋,尤其在陰雨連綿天氣,由于袋內濕度大,持續時間長,而導致梗裂,果面裂紋。
⑤套袋果脫袋后遇雨或遭遇極度干熱天氣也易裂紋。
預防措施:
①增施生物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調節能力和抗逆性。
②謝花后40天內,保證足夠的水分供應;果實膨大期要定期適量灌水,以保證果皮細胞,果肉細胞勻速穩步膨大。
③優化樹形,疏除過多枝條,打開光路,疏通水路,降低冠內濕度,減少低光效冠區,為果實均勻著色創造有利條件。
④幼果期盡量少用對果皮細胞有刺激性的農藥,同時積極推廣果園生草技術,以調節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應。
⑤套袋時,袋口一定要扎緊,不能讓雨水順果柄流入果袋。
⑥脫紙袋時避開干熱、多風、驟熱變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