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降水雨量大,持續時間長、氣溫低、光照不足,致使部分果園積水、內澇和濕度過大,極易誘發裂果、爛果、落果和果樹病害流行,對即將成熟的晚熟果品產量和品質產生影響。在秋季管理中,應及時排澇降濕,降低土壤和空氣濕度,防止因水分過多、濕度過大引起裂果、落果、爛果等陰雨災害損失。晚熟蘋果要適時摘袋,狠抓鋪反光膜,摘葉轉果,改善果園小氣候,尤其果樹內膛和下棚光照條件,彌補因連陰雨天氣造成的果園光照不足,氣溫偏低、濕度偏大,對蘋果著色和外觀品質形成的不利影響。同時搞好病害防治,低溫、寡照、高濕的連陰雨天氣,極易誘發果樹多種病害爆發流行,應重視果實生育后期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尤其要狠抓早期落葉病、輪紋病、黑點病等病害的防治。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果實除袋
1.除袋時間:紅富士蘋果在采摘前30天左右除袋,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除袋最好選擇陰天或多云天氣進行,以避免除袋后果實發生日燒,若高溫晴天除袋,可于上午10時以后果面的溫度與大氣的溫度相近或略高時除袋,不易在早晨或傍晚除袋。
2.除袋同時墊果。墊果的目的是防止除袋后,枝葉對果面的磨損。可利用已除的廢袋把果面靠近樹枝的部位墊好。對易刺傷果面的枝條在除袋前去掉。
3.摘葉、轉果。除袋后視果實的著色情況適時摘果、轉果。富士蘋果著色主要靠直射光,在散光條件下著色不良,所以,在除袋后應該將影響果實著色的枝葉及時去除,摘葉的同時將果實的陰面轉向陽面,生產全紅果。操作時要小心,避免轉掉果實。摘葉的總量控制在10%~15%,不能超過20%,摘葉忌在陽光暴曬的中午進行,以避免果實發生日燒,時間應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3點以后。
4.葉面噴肥。富士蘋果套袋后,由于袋內溫度高,鈣的代謝強,而鈣在樹體內的移動性小,與不套袋果比較,更容易造成缺鈣,引起苦痘病。果實除袋后處于近成熟期,是吸收鈣的又一次高峰,所以除袋后及時噴施鈣肥2~3次,能夠減輕苦痘病的發生。可選用各種氨基酸鈣肥。另外,為促進果實著色,結合補鈣,葉面噴施200~300倍的磷酸二氫鉀2~3次。
二、病蟲害防治
1、加強蘋果早期落葉病的防治。蘋果早期落葉病主要有褐斑病、斑點落葉病、灰斑病、圓斑病等。8月份后雨水偏多,40%福星6000-8000倍;或1%多抗霉素800倍;或50%撲海因1200倍;也可以使用波爾多液1~2次,既耐雨水沖刷,藥效時間又長。在花期后的藥劑防治中,注重8~9月的防治,每次噴藥后間隔12~15天,注意輪換用藥和交替用藥,全年防治次數控制在6~7次為宜。
2、病蟲害防治 繼續嚴格防控腐爛病,同時還可補充有機鉀肥。對于前期沒有進行涂干的果園,在蘋果采收后,細致檢查果園,刮除老翹皮,對于發現的小油點、較大的表面潰瘍、或者病疤,及時刮治,并全樹涂抹40%福星60倍,或菌毒清20倍,間隔7-10天再涂一次,連涂2-3次。
3、9月底在樹干綁縛誘蟲板(帶),誘蟲帶包扎主干,誘捕蘋小卷葉蛾、紅蜘蛛等隱蔽越冬的害蟲,在 冬季解除燒毀,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4、借鑒新栽果樹的起壟栽培。新栽果樹(如行距為4米)具體方法是將樹栽在抬高的寬壟上,壟一般寬度2米、高30厘米,這樣降雨時雨水暫時集在寬溝內,溝寬一般2米、深30厘米,此法有利于雨水排出。已栽樹可借鑒此方案,采用行間取土運走或填果樹行內成寬壟,也可日常結合用肥行間深翻形成雨水下滲、外流優勢。總之避免雨水長期果園內積水。
5、果樹的避雨栽培。果樹避雨栽培是果樹設施栽培的一種,象葡萄的避雨栽培就是其中的一種葡萄栽培技術,其主要功能就是葡萄生長過程中采用連棟拱棚避開雨季雨水,同樣也就是避開葡萄發病所需要的條件,不具備發病條件了葡萄也就不發病或少發病了。其它果樹根據不同樹種不同用途同樣也可以參考該技術。
6、防止果樹的黃葉。一是營養生產過旺,雨水無可厚非會極大地為果樹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水分,因而導致果樹出現迅速生長,不能向生理生長很好的轉化,表現在樹冠上為枝條直立生長勢過強,從而出現黃化現象;二是營養相對缺乏,由于吸收養分加快,往往會出現主要營養元素的過量供給與最小養分定律中的某些直接相關元素的不足間的不成比例供給,那么就會出現因最敏感元素而葉片不同程度的黃化;三是水多漚根形成厭氧呼吸,根系活性降低,吸收功能減弱,根本沒有能力向上輸送營養,因此雨后要注意地下追肥和葉面噴肥相結合。生產上最好采用上壓下促的辦法解決果樹的黃葉,首先要進行排水防澇(新樹可采用起壟栽培)并應用相對缺乏肥,外加愛多收等易于生長的生根劑,特別注意鐵及硼、鎂、鋅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象多微寶等中微肥的優勢就會發揮出來,同時可對過渡旺長樹樹上施用多效唑150液或PBO250倍液。
7、防治果樹的爛根。一是由于個別園片地勢低洼,園內可能會短期積水,這樣果樹根系就會處于厭氧呼吸,導致部分根系由于漚根而死,這樣地下向地上供給養分的能力降低,并且葉片會短期內快速萎焉;二是土壤環境的變化,有利于地下病菌的生長,導致象圓斑根腐病等爛根現象,最終出現相關爛根病。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畝施生石灰100kg并淺翻或者結合用肥外加6000倍液愛多收及300-500倍液殺菌優地下施用防治爛根并促進根系生長,地上部適當夏季修剪進行通風透光。
8、確保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果園形成產量的前提,需要有良好的營養供給,合理負載、合理的生長勢,而由于果樹生長季中、后期的暴雨會使大部分果樹旺長,那么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就得不到很好的實現,就會出現花芽分化的營養與果樹旺長的營養的競爭,導致花芽分化不良,相關明年產量降低。那么就需要通過夏季修剪中的疏除過多背上枝及拉枝開角調整樹勢來使營養供給協調,不至于旺長過量,并結合葉面肥如3‰磷酸二氫鉀與生長抑制劑的噴施,為來年豐產優質打下基礎。
9、控制病菌侵染。濕度是病菌萌發的基礎,風、雨是病菌傳播的方式,果樹是病菌生存的食物,病菌賴依生存的條件均都達到的時候,病菌就大量繁殖。雨水過后無形之中創造了病菌的良好生存環境,雖然此時的過程人們的肉眼看不到,例如象蘋果的輪紋病,一般情況8月中旬以后我們會看到蘋果上會出現爛斑,但真正的侵染是在此表現癥狀以前,特別是幼果期遇雨水,枝干上的輪紋病瘤吸水膨脹后散發出分生孢子著生于果皮上,然后潛伏期長達3個月,因此說它是由于前期的雨水而早期侵染的病害,再例如蘋果的褐斑病,它是由于適合它傳播的以雨水為主的環境條件下早期由病殘枝葉上的病源傳播到新葉之后,潛育期6-12天,然后發病至落葉13-55天,同樣是前期靠雨水等濕度后傳播侵染,因此雨水是病菌侵染的關鍵。此時不防治更待何時,當發現已有腐爛斑點時,再噴藥看似有的放矢但為時已晚,因此時病菌不但只是侵染,而且已經是在迅速生長蔓延。那么雨后我們應重點抓好腐爛、干腐病,輪紋爛果病,早期落葉病的防治,主要用藥可選用必備500倍液、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多寧600—800倍液、美派安600倍液、丙森鋅600倍液、殺菌優800倍液、輪紋凈600倍液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用藥,若外加滲透劑效果會更好,并在雨后晴天時及時噴用。 總之,從栽培基礎做起,依據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原則,先做好防雨水、排雨水工作,并重視各類病蟲害的前期預防,真正發現病蟲害時一定要選對藥劑及時噴藥,最終做到我們的果園管理雖然遇降雨多但最終獲得高產、穩產、優質。
三、果樹秋施基肥技術
施肥時間:9月上旬—10月下旬
盛果期園秋施基肥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000-5000公斤(腐熟油渣或豆餅150-200公斤)+磷肥100公斤+碳銨100公斤或尿素25公斤+鉀肥25公斤;
幼園至初果期園秋施基肥量: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磷肥50公斤+碳銨50公斤或尿素10-12公斤;
施肥方法:基肥一定要深、要勻。結果樹可采用放射溝、條溝施,溝寬70厘米,深40厘米。幼樹可結合擴盤采用環狀溝施或全園撒施深翻。
四、枝梢及其它管理
1、綜合應用拉、揉、扭、拿枝等促進成花措施,調整枝組的夾角和方位角,調節生長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和產量,還要減少無效消耗,才能增加營養積累,促進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時間秋季拉枝最好,原因是秋季正是養分回流期,及時開張角度后,養分容易積存在枝條中,使芽體更飽滿,可促進花芽分化。拉枝的最佳時間為1-2年生枝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拉枝,易固定,枝充實。第二年春季萌芽多,樹勢中庸。3年生以上的枝宜在春季開花后到5月中旬拉枝、枝軟、自負重、易開角、傷口恢復快、背上冒條少。按品種確定角度。1、對不易成花,長勢強的富士等品種主枝角度應拉到95-125度。易成花的嘎啦,粉紅女士及短枝紅富士等應拉到85度左右為宜。2.按栽植密度確定角度:栽植密度大,拉枝角度也要大,一般對紅富士而言。角度在110度至125度。栽植密度小的果園小主枝角度拉至95-115度為宜。3.按長勢拉枝:強旺枝角度開張宜大。長勢弱的枝角度宜小。 拉枝的方法:拉枝可采用一推、二柔、三壓、四定位的方法。具體是一推:手握枝條向上方反復推動。二柔:將枝條反復柔軟。三壓:在柔軟的同時。將枝條下壓至所要求角度。四定位:用拉枝繩或鐵絲系于枝條上,按方位使其恰好直順,不呈弓形為宜。對較粗的推拉揉有困難的枝,可在背后基部合適位置,連二鋸或三鋸,鋸與枝向上斜45度,深度達枝粗的1/3-1/2,兩鋸間隔大約在3公分。然后慢慢下壓,埋地木樁,用鐵絲固定至所需角度。
2、果實采收后,用3-5%的尿素噴樹1-2次,可明顯改善成化狀況及葉片質量,提高樹體營養水平。
3、雜草壓青 。秋雨多雜草生長旺盛,施肥后提倡對園內外的雜草進行刈割,覆蓋到果園內,可起到降溫、改土、增肥等多重作用。
4、行間種草 。進入秋季,應及時施肥后行間種草,可選用鼠毛草、三葉草等,也可種油菜。
五、中晚熟品種的采收銷售。
適時去袋、摘葉轉果、鋪反光膜,于去袋后立即噴一次硼肥+補鈣+殺菌劑,不但提高商品率,還可增重,延長儲存期。鋪設反光膜: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進行,沒有套袋的果園宜在采收前30-40天進行。我縣中晚熟品種果園一般宜在9月中下旬開始鋪反光膜。果園鋪設反光膜是通過反光膜對陽光的反射、輻射,來改善整個果園尤其是樹冠內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條件,使這些部位的果實尤其是果實不易著色的部位充分著色,增加全紅果數量,進而達到提高蘋果外觀質量的目的。鋪反光膜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在日本、歐洲、新西蘭等許多國家都在大量使用,在我國許多高檔果園都在大量使用。鋪設反光膜不但能促進果實著色,而且還可提高果樹光合作用,進而增加產量,另外,反光膜還可以反復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一般可選銀白色的鍍鋁薄膜。現在市場上多是這種鍍鋁薄膜,這類薄膜的反光率一般可達60%-70%,可連續使用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