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收后,是葉片制造回流營養的大好時機。此時施入基肥,可大大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植株有機質的貯存、促發新根,對翌年的萌芽、開花、樹勢、果品產量和質量極為有利。因而要突出基肥作用,配合整枝清園。
葡萄采收后的病害防治是下一步葡萄生產管理的重點,葡萄采收后防病,與開花期、掛果期的防病管理同樣重要。因為采后葡萄園防病管理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明年的生產。因此,千萬不可放松葡萄采后防病工作,應重點抓好以下防病措施的落實。
葡萄采收結束后,先清除葡萄園地內修剪下來的枝條、枯葉、病枝病葉、殘留下來的病果粒、卷須,摘除下來破損的套袋,以及園中的雜草等,清除出園并進行深理或燒毀。
這樣,有利于降低園內病源密度,減少明年病害發生幾率。同時,葡萄葉片易受霜霉病、白腐病的危害。葡萄果實采摘后,全園用80%戊唑醇60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交替噴霧1次,霜霉病加50%金科克3000倍或百泰60%可分散粒劑1500倍或杜邦科露1000倍噴霧防治,共用藥2次,待葡萄落葉后用石硫合劑100倍液進行封園,以殺滅多種病原菌。
適時施肥促根系生長:9—10月,土溫正適宜于葡萄根系生長,是根系生長的第二次高峰期。此時施肥無新梢需要供肥,便于根系吸收貯藏養分,且施肥時受傷的根系傷口容易愈合;已經進入成熟期的葡萄有邊采果、邊花芽分化的習性,采果后施肥能為次年的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礎。
重施基肥以肥定產:葡萄的產量與施肥水平呈正相關系。固有的經驗是,以肥定產,或者以產定肥。
一般每產500千克葡萄,需優質腐熟的有機肥1000千克,同時配施磷、鉀肥。基肥中氮肥施用量占全年的60%—70%,磷肥占80%以上,鉀肥占30%~40%。新建的葡萄園,要先挖定植溝,溝寬60厘米,深60厘米,后每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料3000—5000千克,與細土拌合均勻后作基肥,然后再填入一層表土,為春后栽苗打好基礎。施用生物有機復合肥的每畝用量在50千克左右。
配合整枝及時清園:葡萄步入休眠期后,要進行冬剪,修剪時期在霜降后至傷流前進行。修前分為短剪和更新修剪兩種。短剪是對主蔓而言,更新是針對老蔓而言。短剪時,長蔓留芽8—12個,中蔓留芽5—7個,短蔓留芽2—3個。對坐果蔓著生部位高的品種,要采用長蔓和中蔓留芽方法,對長勢中等或偏弱的品種,以中、短蔓的留芽方法為主。更新修剪,一是將葡萄基部長出的茁壯新枝芽有選擇地加以培養,當新生的枝芽能著生較多的果穗時,隨即剪去長勢已經衰退的老蔓。二是對坐果母蔓的更新要去弱留強,去下留上,去前留后。并要結合清理葡萄園內的殘枝、病果、鏟除雜草,進行施藥消毒,壓低來年病蟲發生基數,使秋季施肥的效果更加彰顯綜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