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日河北省邢臺市在農管家后臺咨詢:這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每棵樹上有四五十個壞果?
針對農戶朋友的提問,以下是農管家的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和農技支持:
高勝濤(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褐腐病用苯醚甲環唑氟硅唑戊唑醇咪鮮胺。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冠縣):褐腐病,可用苯醚甲環唑,苯甲·丙環唑,苯甲·嘧菌酯,氟硅唑,咪鮮胺戊唑醇,己唑醇等藥交替使用噴霧防治。
王剛(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褐腐病葉面噴施苯醚甲環唑加中生菌素防治。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壽縣):褐腐病危害建議使用肟菌戊唑醇或氟硅唑或苯甲丙環唑防治。
毛維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褐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可以用噻菌靈,氟硅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苯甲·嘧菌酯,唑醚·代森聯,多菌靈防治。
溫馨提示:要想詳細了解此案例的具體情況,請登陸農管家找到問答欄目,更多最新問題信息盡在掌握中!
農管家知識大課堂—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問題
一、褐腐病的癥狀表現
主要危害果實,一、果實受害。多以傷口為中心,果面發生褐色病斑,逐步擴展,使全果褐色腐爛,且有藍黑色斑塊。在田間條件下,隨著病斑的擴大,從病斑中心開始,果面上出現一圈圈黃色凸起物,漸突破表皮,露出絨球狀顆粒,淺土黃色,上面有粉狀物,呈同心輪紋狀排列。在貯藏期,當空氣潮濕時,有白色菌絲蔓延到果面。二、枝干。發病病枝出現潰瘍癥狀。三、花。發生萎蔫或褐色潰瘍。
二、褐腐病的發病規律
一、時期。果實近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發病盛期。二、品種。晚熟品種染病較多。三、氣候因素。濕度是該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特別是果樹生長前期干旱,后期多雨,褐腐病會大流行。四、栽培因素。病蟲害嚴重、裂果或傷口多等均可導致褐腐病發生。五、貯藏。貯藏運輸過程中,由于擠壓、碰撞,常造成大量傷口,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害會迅速傳播蔓延;貯藏期病果上的病原也可侵害相鄰果實,使其發病。病原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果上越冬。第2年春形成分生孢子,春天借風雨傳播危害,形成初侵染。潛育期為5~10天。病原主要通過各種傷口如裂口、蟲傷、刺傷、碰傷等侵入。也可以經皮孔侵入。
三、褐腐病的病害病原
有性世代為Monilinia fructigena稱果生鏈核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黑色,不規則形,子囊盤漏斗狀,平滑,灰褐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側絲邦狀,無色。無性世代為Monilia fructigena稱果生叢梗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著生在墊狀子實體上,絲狀,無色。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念珠狀串生。病菌生育溫度為1—30℃,適溫為25℃。
四、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化學藥劑參考
1、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500-6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新增詳細復制刪除
2、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中等毒)使用500-1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3、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微毒)使用438-7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4、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中等毒)使用稀釋1000-1500倍噴淋編輯刪除
5、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1000-2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6、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35-47克/畝噴霧編輯刪除
7、500克/升氟啶胺懸浮劑(微毒)使用2000-3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8、25%丙環唑水乳劑(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9、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4000-6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0、70%丙森·醚菌酯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1、60%丙森·己唑醇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1500-175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2、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3、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600-8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4、30%多抗·戊唑醇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2000-3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5、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1000-12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6、50%代錳·戊唑醇可濕性粉劑(低毒)使用1000-20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7、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低毒)使用1300倍噴霧編輯刪除
18、24%腈苯唑懸浮劑(低毒)使用2500-3200倍液噴霧編輯刪除
19、500克/升噻菌靈懸浮劑(低毒)使用1)1∶1250-2500(藥料比);2 1)拌料2)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