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國西北優生產區的多數老果園,都存在著樹齡老化、品種退化、經濟效益下滑的現狀。其主要原因是:果樹賴以生存的土壤環境惡化,多年大量復合肥的應用,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多種有害物質積累,殘留嚴重,供應果樹生長的營養元素已相對匱乏或不均衡,嚴重影響了新栽幼樹的成活和生長發育。這是目前蘋果產區產業調整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栽前準備
1、清園
對原來老果園的樹體、枝干、根系、籬笆及廢棄物,集中運出園外,進行銷毀,從源頭上減少病、蟲發生條件。
2、平地
原來果樹栽在山上,因當時機械化程度低,地塊零散,多數低洼不平,有的是零星栽植。這次可順勢就勢,通過機械平整,整理成有利于以后機械化管理的大片地。
3、土壤改良
3.1全園深翻。對整理好的地塊每畝投入8000~10000斤腐熟的農家肥(羊、牛、兔等糞便),然后用大型挖掘機進行全園深翻80~100cm,將50cm以上原來蘋果根系分布層以上的土放到深處,把50cm以下深層的土放到上層,凈化新栽幼樹的生態環境。通過四年左右的隔離,凈化后成為果樹后期生長的營養土。
3.2局部深翻。先確定栽植行,然后在栽植基線兩側各60~80cm地帶內,按畝投入4000斤左右腐熟的農家肥(羊、牛、兔等糞便),然后用大型挖掘機,將其1~1.5米的種植帶,深翻80~100cm,方法同上。這樣可以先使栽植帶的土壤改良優化,其他行間土壤可隨秋施基肥,再逐年進行深翻的改良。
以上工作盡量于年前結束,讓改良土壤有一個冬季凍化的過程。
二栽植時的土壤處理
栽植前,先按定植基線為中心,開一個深50cm左右,寬60~70cm的定植溝(壕),然后在每個定植穴旁,將5~6斤優質生物菌肥(肥料包裝袋上標有農業部登記884)與土壤攪拌均勻備用。其中的各種菌類,即可抑制原來土壤中存留的有害菌,起到以菌抑菌的作用,又能讓眾多的有益菌起到養根護根的作用,這樣可以讓幼苗從栽到地里,就處于即安全又富有營養的環境當中,然后一次性澆好定植水。
三栽植時注意事項
1、首先要選擇著色快、表光好、品質優的新品種,如“煙富8(神富一號)”、“神富6號(懶富)”等。
2、栽前將苗木放入干凈水中浸泡48個小時以上,讓幼苗吸足水。
3、取出苗木,再將修整后的根系放于400倍的多菌靈液中5~10分鐘消毒處理。
4、將苗木根系放置于地下30cm處的深度,填入已備好的生物有機肥與土壤摻混好,營養土邊埋邊用腳輕踩,最后填土到原覆土線。
5、一次性澆足水,水滲后馬上將地面覆蓋黑色地膜,可起到提高低溫、保濕、防生草的作用。
6、栽后立即進行定干、刻芽(或涂、點代刻芽),樹干套膜筒保濕,立竹竿。
7、栽植溝(壕)可以在分枝進入旺盛生長時分次覆土,一個月一次,一次10cm左右。也可以保留到秋施基肥后,再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