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近日,有網友反映:梨樹根腐病發生比較嚴重,想對該病的發生原因、特點以及需要采取的相應防治措施做些了解,望給以幫助。
董信、董彥斌答:針對網友反映的系列問題,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看法,供參考。
一、發病原因
梨樹根腐病是危害梨樹根系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由于近些年來部分梨農對梨樹的科學施肥知識認識不夠全面,或無視梨樹生長對氮、磷、鉀(2:1:2)的需肥規律,片面追求或超量施用能在較短時期內見到葉綠效果的氮素化肥,也有的參照小麥種植時追求高磷的用肥習慣,忽視鉀肥的施入,致使土壤中過多的磷元素不但不能被梨樹吸收利用,反而還會對土壤中的氮元素產生拮抗,加重土壤板結,使土壤通透性受到破壞。過量的碳酸氫銨等速效氮肥以及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肥,還極易引起燒根、漚根、爛根現象,使根系生長發育受阻,吸收功能減退,甚至變褐、壞死,無法供應梨樹生長發育所需養分,造成地上部頂梢先行枯萎,葉片黃、小,下垂或脫落,最后整株枯死。尤其是在遭遇連續降雨、受淹積水等情況下,患病梨樹更是會在1~2個月內即枯萎死亡。
二、發病規律
該病的發生與兩種疫霉菌有密切關系。一種為柑桔生疫霉,另一種為樟疫霉,均屬鞭毛菌亞門真菌,樟疫霉是該病的主要菌源,約占該病的60%~75%,并且寄主廣泛,可對280多屬近千種植物進行侵染,一般使用帶菌的土壤、種子以及病菌污染的水源等都易使梨樹幼苗染病,灌溉水和降雨也是該病的重要傳播途徑,當水量至土壤水分飽和時,疫霉菌產生孢子囊,釋放游動孢子在水膜中游動,被根部分泌物吸引駐足,發芽侵染根部,寄主死亡后,病菌在死亡的病組織中形成厚垣孢子,殘存在土壤中。
三、防治辦法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或含腐植酸的有機無機生物復混肥,按照梨樹生長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配方施肥,促根健壯,增強樹體綜合抗病能力。
2.藥劑灌根:每棵樹用藥液15~20公斤。(1)21%過氧乙酸水劑150倍液。(2)40%甲醛水劑1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20~30倍液。(4)60%苗康(噁霉·噁唑·霜霉)水劑375倍液。(5)“重生”牌根病專用1+1(20克粉劑+25毫升水劑)165倍液。
3.藥肥雙效、標本兼治:為使病樹進一步更快地得到康復,建議在使用上述幾種辦法灌根的同時,將每棵樹的藥液再與富含氮、磷、鉀(10:10:35),又含鋅、鐵、鈣、硼、鎂、硫、錳、銅等多種中、微量元素的55%歐亞美水溶肥500克或40%金動力鉀寶液體肥1250毫升混合,于樹冠投影范圍內均勻挖15~20厘米深的小坑30~40個,將藥液灌于坑內,滲后覆土,一般于花芽前后施用效果最好。邯鄲市魏縣東代固鎮前羅莊村果農袁作臣,在自己20多棵20多年生的患病梨樹上使用上述辦法除治,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使得這些病樹基本恢復了正常生長,被多位鄰居效仿、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