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能夠均衡長久地供給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農家肥、秸稈、菌肥或菌劑等都可以補充土壤有機質。
農家肥
目前自制發酵的有機肥,更受廣大農戶喜愛。雞糞是很多農戶的首選,因為雞糞當中有機質含量很高,但雞糞未充分腐熟而被使用,也會產生很大危害。
未充分發酵或腐熟的糞肥直接施用于作物,就會發生“二次發酵”。當發酵部位距根較近或作物植株較小時,發酵產生的熱量、甲烷、氨等有害氣體會影響作物生長,導致“燒根、燒苗”,嚴重時會造成植株死亡。
糞肥中含有大腸桿菌、線蟲等病菌蟲害,直接使用會導致病蟲害侵染作物,影響作物健康。所以在自制有機肥時必須充分發酵、腐熟后再使用。
秸稈
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碳,對于溫室大棚可以使用秸稈補充有機質。尤其是7-10年的溫室,秸稈的效果非常好。
由于連年使用大量元素,溫室土壤中氮的含量超標,使用秸稈可以調節土壤碳氮比。
在使用秸稈時一定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因為很多病原菌是在作物殘體上存活的。
菌肥或者菌劑
糞肥分解慢,我們可以使用菌肥或菌劑,通過微生物來促進有機質的分解,為作物提供養分。
另外有益菌群還可以起到“以菌抑菌”的作用,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群的危害。
使用菌肥或菌劑調節土壤,是一個持續緩慢的過程,不要期待使用一次就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只有堅持使用,才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減少化肥的使用
連年種植、大量或過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土質酸化,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化肥由于養分含量和濃度都比較高,所以在施用時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
建議施用水溶肥,水溶肥作為新型環保肥料,使用方便,可噴施、沖施并可和噴滴灌結合使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節約農業用水、減少生態環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質以及減少勞動力等方面有明顯優勢。
土壤肥力不夠,可以用以上方法進行補充,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種植作物才能獲得豐產和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