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壟上常年對外現金收購:玉米、高粱、大豆、大(小)麥、棉(菜)粕、豆粕、越南木薯淀粉、豆餅、麥麩、次粉等其它飼料原料。
國內玉米供給側改革實施近2年,玉米供大于求矛盾正在改善。2017年玉米經歷改革陣痛之后,市場筑底回升。去年底國內玉米上漲步伐提速。在此期間外盤玉米較弱,隨著國內外玉米價差拉大,后期玉米進口或出現反彈。國內玉米供給側改革實施已經近2年,國內玉米市場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玉米經過連續2年調減之后,供應壓力下降,下游需求繼續提高,玉米供大于求矛盾開始扭轉。2017年玉米筑底之后逐漸回升,年底價格上漲加快。與國內市場相比,外盤玉米較弱,國內外玉米價差近期不斷擴大,后期玉米進口或有反彈可能。
2017年玉米面積53167萬畝,較去年減少1971萬畝,今年玉米產量降至21589萬噸,比去年下降1.7%。東北地區是玉米最大產區,也是玉米調減的主要地區。今年東北糧自上市以來,一直強勢運行,東北糧產量下降,華北玉米質量不佳,今年外地客戶采購踴躍,售糧進度快于去年。10-11月東北玉米外流較快,錦州港價格在1620-1660元/噸窄幅震蕩,但價格重心緩慢上升。12月東北本地廠家與外地客戶出現激烈爭糧,價格上漲加快,12月20日突破1700元/噸,元旦過后突破1800元/噸,比12月初提高150元/噸,當前比去年同期高出350元/噸。
東北糧通過海運運輸到南方各個港口,南方港口價格受到產區價格推動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截至今日(5日)廣東蛇口港價格在1940-1970元/噸,比12月初提高140元/噸,比去年同期高出310元/噸。新糧上市之后,北方港口、南方港口持續上漲,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價格。不過南方港口受到下游高價抵觸,漲勢低于北方港口,實際上12月開始南北港口處于倒掛狀態20-40元/噸。
看出3年來國內玉米價格先跌后漲,國內外玉米價差發生了較大變化。2015年內外盤價差高達600-800元/噸,2016年開始價差逐漸縮小,年底出現倒掛。2017年1-9月國內玉米低位運行,與進口玉米價差很小,期間常有小幅倒掛,不過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內外價差重新擴大。
10-12月國內玉米正值集中上市,價格出現快速提高,目前南方港口自提價在1930元/噸。而外盤玉米價格呈現弱勢下降,美國新玉米收割上市,產量繼續豐產,加上全球谷物供應充裕,玉米期貨價格疲軟,目前外盤玉米合計到港口價格在1554元/噸,比國內玉米低376元/噸。由于玉米內強外弱分化鮮明,最近4個月國內外玉米價差從基本持平迅速擴大到接近400元/噸,約為歷史高值的一半。